▲三亿在线客服傣医药学院。
三亿在线客服傣医药学院立足云南边疆,以传承傣医药文化、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为使命,致力于培养“厚基础、强技能、重创新”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人才。学院始终以建设“国内一流、南亚东南亚有影响力的民族医药人才培养高地”为发展目标,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云南辐射中心建设,为民族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贡献力量。
立足边疆创特色,固本强基筑根基
▲傣医药学院学生康复治疗学实操课。(资料照片)
▲傣医药学院学生认药识药实操课。(资料照片)
学院自2017年5月正式建立,为三亿在线客服特色学院。截至2024年5月,学院占地156.62亩,教学设施设备资产达4900万元,教学行政用房5.19万平方米,图书馆纸质藏书18.38万册。
学院下设党政管理机构9个、教学单位4个、教辅研究机构8个,并拥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及2个校级重点科研平台(傣族药标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、特色傣药资源工程研究中心)。建有41个实验实训室,自主开发傣医基础理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及傣医适宜技术VR教学系统、中心静脉穿刺及护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、儿童康复学虚拟仿真课程等7套虚拟仿真软件,采购虚拟实验系统20余套,形成“虚实结合、理实一体”的现代化教学体系。
精培优育强质量,产教融合塑品牌
▲傣医药学院傣医学专业学生制作傣医拖擦包。(资料照片)
▲傣医药学院学生进行中药成分分析实验。(资料照片)
学院5个本科专业在云南省综合评价中全部“去D”,傣医学专业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连续两年产教融合评估位列全校第一。成功获得6项省级和校级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。学院教师在省级和校级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,共荣获20余项奖项。学院完成傣医药人才培训238名、师承项目出师22名、培养青年拔尖人才20名。
引育并举优结构,名师引领育青苗
▲傣医药学院老师带领学生认药识药。(资料照片)
▲傣医药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开展课外实践。(资料照片)
学院教职工总数548人(含附属医院379人),专任教师120人中,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78%,高级职称38%,56名教师来自“双一流”高校,并聘请来自企业、科研院所、医院等机构的专兼职人才,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。
学院现有云南省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云岭名医1人、青年人才1人,西双版纳州“雨林英才支持计划”教育人才2人、青年英才2人、雨林工匠2人;入选西双版纳州第四批学科带头人1人、西双版纳州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4人。先后引进高校银龄教师58人,开展教学科研传帮带。建立“陈业高专家工作站”“岩罕单专家工作站”“李奎专家工作站”“胡海燕专家工作站”“姚斌彬专家工作站”,形成“师带徒”形式培养青年教师。2024年,学院被评为西双版纳州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成绩突出集体。
多维联动拓格局,辐射南亚东南亚促共赢
▲傣医药学院工作组赴老挝开展教育合作与国际生招生工作,与老挝乌多姆塞省教育体育厅参会人员合影。(资料照片)
▲傣医药学院国际化办学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来自老挝的3名女生报到入学。(资料照片)
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上海中医药大学等众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,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交流活动。与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实施中药学专业“3+2”高本贯通培养项目。与云南大学携手共建中药学、中药资源与开发学专业。与省内外54家单位合作,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实训基地22个、产教融合实践基地6个、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19个。与9家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院企合作委员会,签订5所教学医院,持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。
学院充分利用地缘、学科、文化等独特优势,积极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。与泰国、老挝相关部门、高校、企业开展交流互访。2024年,学院试点招收老挝籍留学生。与勐腊职高、景洪职高确立合作关系,共同建设留学生生源基地。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传统与替代医学院就联合培养传统医药人才、学生交流、新药研究相关事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。
守正创新重研发,学术引领结硕果
▲傣医药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开展专家教学。(资料照片)
▲傣医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产品。(资料照片)
学院自成立以来,获得各类研究项目共80余项。其中国家基金项目1个、科技部“中医药现代化研究”重点专项课题1项、省部级研究项目5项、厅局级研究项目32余项、横向项目2项,累计获得项目资金900余万元;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6篇,其中SCI论文12篇、中文核心8篇;累计获得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、软件著作权21项;牵头主编教材《傣医治疗学》《傣医内科学》,正式出版并投入教学使用,其他参编教材、专著、编著、译著10部;在建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、工程中心1个。
面向未来,学院将恪守“守正出新,笃行致远”的校训精神,坚持“创办一个学院,振兴一个产业,造福一方百姓,传承一方文化”的办学宗旨,聚焦深化“新医科”建设、拓展国际化路径、强化社会服务,以守正传承傣医药精髓,以创新引领学科发展,以笃行践行社会责任,奋力书写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。